SuooL's Blog

蛰伏于盛夏 藏华于当春

乡土中国

上个周看完了费孝通的《乡土中国》,现在摘抄一下其中的标记,后续再写相关的读后感吧。

  1. 从基层上看,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。
  2. 农业和游牧或者工业不同,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。种地的农民是搬不动的,因为长在土里的庄稼是他们生存的基础,伺候庄家的老农也像是半身插在土里,无法流动。
  3. 直接靠土地来谋生的人是站着在土地上的。以农为生的人,时代定居是常态,迁移是变态。除非天灾战火才有可能会使他们背井离乡,即使这样,死守在土里的可能还是较大的。
  4. 人口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,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。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,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,比如村落。
  5. 中国的农民一般是聚村而居,形成数百户人家的村落是积极普遍的;而美国等国家农民则一般是一户人家形成一个单位,因此而形成的精神文明也大不相同。
  6.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、死于斯的社会,常态的生活是终老于乡。因此,中国的基层社会也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特色,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里看着长大的,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看惯的。这就形成了一个对每个人而言都充满了“熟悉”感的社会,没有陌生人的社会。
  7. 社会学里分出两种性质的社会: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。礼俗社会是没有具体目的,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,是有机的团结;法理社会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,是机械的团结。
  8. 乡土社会中的规矩不是法律,规矩是“习”出来的礼俗。
  9.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,因此乡土社会的人与人之间也从熟悉得到信任,但这种信任不是出于契约精神的信用,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对契约的重视,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。
  10. 像是一株植物扎根于土地,在能在后续悠长的生存时间里,从容的摸清每个人都生活,甚至摸清“物”的生活,传统的二十四节气,以及各种农业谚语都是农人对于生存环境熟悉的经验总结。然而这些熟悉里面的认识都是个别的,不具有抽象的普遍原则,在熟悉环境中生长的人也不需要这些原则就能世代安稳的生存,因此,他们也会不去尝试追求更加抽象的笼罩万物的真理。
  11. 但是熟悉个别的事物,总结成生存经验这种生存哲学在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是无法应用的。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,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,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。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对的。于是,“土气”成了贬义词,“乡”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。
泡面一杯